內灣尖石逗逗遊
文/圖:珮珮(Kelly Chin)
名聞遐邇的內灣吊橋
內灣對我來說,有很多學生時代的回憶!我天天要搭往返新竹-內灣的小火車在竹東站下車上學去!
而當時的內灣是一個很純樸的山間小鄉村,若要進入尖石鄉,還得辦入山證才可進入!
內灣吊橋名聞遐邇,吊橋下可以抓蝦、摸蟹、戲水;深處可游泳;沙灘大石旁可烤肉或是露營,是假日郊遊絕佳去處。只是近幾年來的天象變化,油羅溪的河床也因大雨的沖刷,河道改變了,所以,若要在那兒露營、游泳必須更謹慎、小心!
吊橋下可以抓蝦、摸蟹、戲水;深處可游泳
坐在這端喝著咖啡,遠望這小山城的美景,真的很舒服愜意
北角吊橋於2007年12月建成
北角吊橋於2007年12月建成,北角吊橋橫跨油羅溪,吊橋單跨度長為220公尺,僅次於南投縣坪林吊橋長350公尺,是全台第二長吊橋。在吊橋旁有可以暫時休憩的小公園,走過吊橋,發現一處可以停下腳步,歇歇腿的地方-北角吊橋香草農場。即使不去別的地方,在北角吊橋也可以享受一個美好的休閒時光!
北角吊橋橫跨油羅溪,吊橋單跨度長為220公尺,
僅次於南投縣坪林吊橋長350公尺,是全台第二長吊橋
內灣火車站更是有許多歷史的痕跡!它是過去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才興建設置
內灣火車站更是有許多歷史的痕跡!它是過去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才興建設置。記得這條內灣支線的小火車,曾經在新竹車站發車終站至內灣車站,而如今它不再直達內灣站,是由竹東車站起駛,沿路的風景四季不同,坐在改良後豪華的小火車內,可以享受坐火車慢慢行的樂趣!嗯~好久沒有坐這小火車回味一下過去快樂的時光!
火車站後面的小山丘,有一棟日據時代完整保存下來的派出所-內灣派出所,派出所旁有幾棵老櫻花樹,每逢春冬交換的季節,這些櫻花樹上櫻花開滿枝頭!多年前曾經來這兒照相留念,在派出所後方還有一處空地,呵呵~有雞、有鴨,我覺得在這兒服務的員警一定很幸福!不過,因為常常有一大群的遊客來這兒拍照,不知會不會造成他們的困擾?此次,我沒有走到小山丘,派出所的原貌也就沒有拍下來了!
內灣戲院曾是在當地居民生活休閒依賴的唯一戲院
還有內灣戲院曾是在當地居民生活休閒依賴的唯一戲院,這座日式建築風格的戲院是以紅磚砌柱,加上大跨距木構架,再以「板材」構成牆面及屋頂等,最後再以日式文化黑瓦覆蓋在屋頂,是很具特色的建築。但多少年來物換星移,內灣已成為有名的觀光魅力商圈,當時的「內灣戲院」已成了小型的購物區,戲院改為餐廳及懷舊商店,懷舊商店內販售各種5、6年級生熟悉的糖果零食,這些伴隨著我們記憶成長的零食,常吸引有著相同記憶的遊客在其中尋寶!
而內灣火車站也成了遊客到此一遊一定會在此留影的觀光區,當然「內灣老街」每逢假日一定是遊客羅織,穿梭不息…
懷舊商店內販售各種5、6年級生熟悉的糖果零食
這些伴隨著我們記憶成長的零食,常吸引有著相同記憶的遊客在其中尋寶!
其實,來這兒N次,「幻多奇」我還是沒有進去過
老街,在新舊間看見時間的改變
懷舊的郵筒
夜晚的老街景象
熱鬧的內灣老街
另外,我們在尖石大橋上將尖石從遠處拍了下來!這又得記得當時年紀輕,我們幾個同學來尖石玩,大家挑戰爬上尖石,結果真的都成功了!還有一位同學還爬上石頭頂端的大樹上,大家都拍了照,只是這是好多年前的往事,相片都已泛黃了!這塊大尖石幾經多次的大水,至今仍然屹立不移,大多數人的說法它象徵泰雅族人的精神,尖石之名因此而來。而據說它們在上游原是一塊大岩石,後來一分為二,來到現址而長住下來,成為遙遙相對的兩塊大岩石,所以有人稱為夫妻石,靠溪邊的為夫石,靠溪流中心的為妻石。
尖石,有人稱為夫妻石,靠溪邊的為夫石,靠溪流中心的為妻石
內灣-尖石還有不少的景點,希望下回可以再在深入四處逗逗遊~當然,體力也要保養好,才能夠乘興前往,滿足而歸。
~全文完~
文/圖:珮珮(Kelly Chin)
【兩隻蝴蝶-藏語版】